患儿出现发热、咽痛,伴随扁桃体肿大化脓的症状,往往首先会联想到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然而,还有另一种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相似的疾病,它同样具有传染性,并且一旦感染,病毒会终身携带,甚至有可能引发少数严重并发症。这种疾病就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近日,一名2岁男孩因咽痛、发热持续8天就诊。起初,家长以为只是嗓子发炎,在当地接受抗感染治疗但症状未有改善。随后,他来到儿一科门诊接受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偏高,以单核细胞为主。经过详细查体,医生发现患儿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并可见脓性分泌物,同时可触及颈部肿大淋巴结。进一步检查EB病毒抗体呈阳性,最终诊断为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和颈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与急性扁桃体发炎相似,容易混淆。此外,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严重并发症,如噬血细胞综合征、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间质性肺炎和心肌炎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它主要在人的口腔、咽喉上皮细胞中复制,并在唾液和咽喉分泌物中长时间、高水平存在。这种病毒主要通过唾液和接吻传播,因此也被称为“接吻病”。
“接吻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可以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例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以及干扰素等。若同时伴有细菌感染,则需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应避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如出现咽喉严重病变或水肿,以及伴随其他系统并发症时,可以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务必谨记:药物使用需谨慎!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切不可自行随意服用药物!
“接吻病”的预防措施
为有效预防“接吻病”,我们需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确保儿童卫生,定期勤洗手,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其次,对儿童日常接触的玩具和生活用品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从而降低感染风险。此外,尽量避免嘴对嘴亲吻儿童,喂饭时建议使用儿童专属餐具,并避免将勺子放在口中试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接吻病”的发生。
得过EB病毒感染后,还会再次感染吗?
与麻疹病毒或水痘病毒不同,EB病毒感染并非终身免疫。感染过EB病毒的人会终身携带该病毒,并且在免疫力低下时,该病毒可能被激活并导致疾病复发。赵县妇幼保健院儿一科提醒:若孩子频繁出现发烧、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及眼皮肿胀等症状,应高度警惕EB病毒感染。儿一科现有医生团队7人,包括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名医师和名中医师。他们医院、河北省二院、医院等地进修学习,积累了深厚的医学知识。在临床工作中,儿一科医生们对儿科常见疾病如喘性肺炎、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各类呼吸道感染,以及病毒性肠炎、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还有脑炎、腮腺炎等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均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手足口病、麻疹等常见传染病的防控与治疗方面,他们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