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33 [复制链接]

1#

○藏象

◎皮毛对肺的作用,1.外感邪气从皮毛而入犯肺,最明显是感寒,受寒先皮肤冷,尤其后背冷,后背冷则易咳嗽,进到肺,2.皮毛宣散肺气。

◎皮毛宣散肺气的意义,1.受寒时,毛孔是关闭的,肺气憋在里面出不来,所以,临床治疗感冒的基本法则是发汗,发汗,毛孔张开,邪气外透,肺气宣达,2.散热,汗孔、气门出汗同时,阳气以气态的形式发散出去,3.武术家,没有考究是刻意的还是自然而然,古代打拳面不红,气不喘,更好的是汗不出,叫能发能收,出汗多是漏气,自然耗散,体力下降快,武术家处在半关闭状态,一呼一发力,力达四肢,一吸气归丹田,真气来回鼓荡,生生不息,所以武术家一般长寿,国外搏击家,如拳击、泰拳,以力为胜的,自然寿命都不长,是太过耗散体内东西。

◎养生学的意义,气门是体内外气体交流的通道,正常人以口鼻为通道,以前练气功,有一种说法,用皮毛呼吸,跟古代胎息接近,打坐的过程到最后,口鼻呼吸关闭,只觉得丹田在动,可能就是毛孔,还有一种功夫,吸气时想象毛孔张开,自然界清气从毛孔进入,呼气时,体内浊气从毛孔出去。

◎在窍为鼻,鼻,司嗅觉跟通气,从结构,呼吸道跟鼻子相通,肺的精气上通于鼻的表现,一个是嗅觉灵敏,一个是通气顺畅。

◎反推鼻子有问题,鼻塞,肺气不宣,辛入肺,最容易通气的是辣的东西,如芥末、洋葱,中医开鼻窍的药物,统统是辛味的,如细辛、白芷、辛夷;流鼻涕通常有两种;1.流浊涕,一般偏热的多,分泌物排泄物浑浊的,热,2.流清涕两种,一是外感风寒,如感冒,偏寒,另一种现代人较多,过敏性鼻炎,打喷嚏,清涕长流,这种不见得是外感风寒,多是肺气虚和肺阳虚,阳气少了,固摄不住本脏的液体;鼻的嗅觉减弱,多半也是肺气不宣。

◎中医有一个很怪的习惯,一般不讲肺阳虚,只讲养肺气虚,实际肺阳虚很常见。这种习惯,可能是因为五行属金,金怕火,讲阳字不吉利,避讳多了,慢慢就忘记了。中医诊断学,非教科书的有肺阳虚,教科书里没有,另外内外妇儿也很少。过敏性鼻炎多半比常人怕冷,怕冷就是阳虚。

◎过敏性鼻炎,有的容易治,有的难治,看程度。从西医角度看,要看过敏原,过敏谱很窄的,有限的一两样东西的,不接触就可以;过敏原很广,花粉、粉笔粉、冷空气什么都不行,这就比较麻烦。控制症状不太难,可以天灸,还有直接艾灸,肺的地方,膀胱经肺俞穴,在第三胸椎下,旁开1.5寸,肩胛骨内侧,更直接的,鼻涕长流的,点着艾条对着鼻夹,大概五六分钟,让鼻夹暖起来,鼻涕很快就收,至少当时能收,每天积累症状会慢慢减轻,这个可以应急用。

◎还有一种叫喉炎,现在咽和喉并称,急性咽炎、急性咽喉炎,一般咽喉鼻红肿、发高烧,实热证,很多医生去清肺热,这只能说对一半,喉通肺,咽痛食管,下面是胃,咽喉问题,肺胃都有,除了清肺热还得清胃热,纯粹清肺效果不是很理想,最好的是一个药两个都清,像石膏。

◎喉的作用,主发声,声音高亢有力的,实证,至少能判断肺气是充裕的,低弱无力的,虚证,尤其是虚在肺。

◎养生学上有两个禁忌,1.长期慢性泄泻,耗气,2.长时间大声说话,也耗气。没经过锻炼的,连续讲45分钟,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广东话比普通话耗气,普通话是从胸腔发音,广东话是从丹田发音,所以推广普通话,是对的,没那么耗气。

◎在志为悲、忧,肺主气,悲则气消,碰到悲凉的事,除了痛哭流涕神色凄淡之外,整个人的状态,神疲乏力感觉比较明显。还有一个五行取象问题,五行属金,对应金、西、*昏、秋,假如秋天在中国的大西北,夕阳西下,感觉悲凉;古诗,西出阳关无故人,万里悲秋常作客,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基本上都是这种感觉;还有古代处决犯人都是秋天,取的肃杀之气;还有白色,悲伤的事情,用白色,都是同一个意象。

◎五志从心发出,相应的脏腑应之,所谓应之主要表现在病理方面,五志都有相近的一句话,喜则气什么,思则气什么,怒则气什么,悲则气什么,都是伤气,脏的生理特性怕什么,就伤什么。

◎悲哀伤肺,肺气虚或肺虚的病人,对悲哀情绪的耐受能力低,如多愁善感,其他脏器也有影响,如肝气郁结,肺功能肺气阴两虚有一定关联,典型的是林黛玉,肯定是肺结核,按中医诊断是肺气阴两虚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