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
防治告家长书
天气逐渐转热,病*也开始肆意流行,六一前后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疱疹性咽峡炎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所致,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在大量复制。
2.疾病流行期(3-10月),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1
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2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
3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4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如何治疗、护理和预防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办法有: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康复。
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并发症很少。但单纯的高热也可以引起抽搐),医院输液。
虽然疱疹性咽峡炎,大家会觉得比较惶恐,但轻症的疱疹性咽峡炎只要护理得当,同时加强锻炼,健康饮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一周后是能够自愈的。
随着季节的转换、孩子的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请家长朋友们让孩子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这对预防传染病和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守护孩子的健康,需要你我共同努力,愿我们的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
招生办
()
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