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篇文章全面了解ldquo疱疹性咽峡 [复制链接]

1#

近期低幼年龄段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我市多所幼儿园出现散发甚至聚集性病例。那么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它有哪些典型症状,我们又应该如何护理呢。为此,我们专门找到了成医院金晟娴老师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文章,希望通过文章对疱疹性咽峡炎全面科学的解读,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这种传染病从而更好地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

成妇儿科普

夏季,这个病进入高发期!家长们务必警惕!

作者:成医院金晟娴

近期,很多家长的朋友圈被“疱疹性咽峡炎”刷屏了,不少小朋友因此隔离在家。

4月以来,6岁及以下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病例增多,有的幼儿园、小学低年级还出现一个班多例病例的现象,同期同班病例中有的诊断为“手足口病”,有的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

成妇儿儿童血液与肿瘤科主治医师金晟娴介绍,发热门诊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数量增加,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容易在小朋友之间传播,所以小朋友如果有以上描述的症状时,家长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医院找专业医师看诊,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01

进入夏季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增多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以发热、口腔疱疹为主要表现,一般就诊于发热门诊,“近期我院发热门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确实有增多趋势,且以幼儿园小朋友为主。”金晟娴说。

02

病*感染是疱疹性咽峡炎发病诱因

金老师表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A型和肠道病*71型。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1.粪-口传播

即病*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又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人。

2.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

通过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或隐性患者飞沫传播,或者食用被污染的不洁饮食而造成感染。

3.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传播

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病*污染的食品、衣物、用具而传播。

金老师强调:“孩子病发的第一周传染性是最强的,携带着病*,随时成为传染源,导致其他孩子感染。需要进行隔离。”

03

疱疹性咽峡炎潜伏期有3-5天暂无疫苗

夏秋季,成都市气候潮湿,昼夜温差较大。

“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高,四季散发,但高峰一般发生在一年中温暖、湿润的季节,以夏秋季常见。而且,感染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存在聚集现象,其潜伏期3~5天。”金晟娴说。

目前国内暂时只有手足口病的疫苗,可对少数引起疱疹的病*进行预防,但针对与疱疹性咽峡炎有关的柯萨奇病*,目前暂无疫苗。

04

疱疹性咽峡炎与一般咽炎有区别

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和普通感冒呢?

金老师介绍,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而延误治疗。但普通感冒表现多为流鼻涕、鼻塞、咳嗽、咳嗽、咽干、咽痒、咽痛等。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简单的说,疱疹性咽峡炎症状是孩子发热、喉咙痛、不愿意进食、不吞咽、口水特别多。疱疹性咽峡炎病症通常4~6日可自愈,少数至2周。

金老师特别强调,有些患儿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这个可能为手足口病,需要立即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出现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脑膜炎、脑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如出现相关症状如精神系统异常:精神萎靡、嗜睡、呕吐、头痛、情绪激动或烦躁不安等,呼吸系统异常:安静状态、体温正常的情况下呼吸增快,及循环功能障碍,如冷汗、手脚冰凉、心率增快或减慢,应及时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因高热、患儿拒食、进食进水极少,可能出现脱水等情况,如有尿少、眼眶凹陷、哭时无泪、皮肤弹性差、精神萎靡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进行补液治疗。

05

预防儿童传染病勤洗手做好防护

对于儿童易发的传染类疾病要如何预防呢?金晟娴给出以下4点建议:

1.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吃生冷食物,喝生水,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人接触儿童前,换儿童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孩子的贴身衣物以及平时喝水容器等应保持干净卫生。

4.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但若需要出去,一定要对孩子进行防护,防止病菌侵袭。

最后,如果室外温度变化较大,注意适当的增减衣物,减少孩子的不适感。

博瀚幼儿园持续火热招生中~~~

学位不多,名额有限,等你来呦

岳园长:

马园长:

教学-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