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到来,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病*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加之幼儿年龄较小,很容易被传染。蒲园温馨提示您,我们共同来预防夏季传染性疾病,保证宝贝们的健康成长!
-PART01-
温馨提示
-PART02-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所致,以急性发热和咽峡炎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强、速度快,传播广,呈散发或流行,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性咽炎。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1~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4~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溃疡点、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PART03-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以上,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颚黏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
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中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为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温馨提示
未患病幼儿在传染病高发期也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剪指甲。幼儿使用物品经常清洗消*,被褥暴晒消*。饮食上不偏食,多吃蔬菜水果,肉。
(七步洗手法)
随着季节的转换,幼儿的机体适应能力下降,若发现幼儿有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送幼儿园,医院问诊,同时要将诊治结果告知老师。感谢各位家长们的配合,守护孩子的健康需要你我共同努力,愿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收获幸福快乐的童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