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苏荣誉研究员来我校讲学
12月2日,应我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邀请,著名冶金史研究专家苏荣誉研究员到我校讲学。
报告在人文学院三楼的学术报告厅内进行。报告还未开始,报告厅及走廊里已挤满了慕名而来的老师和同学,可见大家对这场讲座是期待已久。接着苏荣誉研究员开始了题为《一个技术传统与技术系统一中国古代基于铸铁的钢铁体系》的报告。简短的开场白后,苏先生开门见山切入了主题。他首先给对铁做了简短的介绍,包括铁的基本性质、钢铁的分类以及冶铁技术的产生背景,使大家对铁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继而苏先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国外的钢铁技术发展体系,包括国外冶铁技术的起源时间地点以及技术工艺的一个大致发展脉络。紧接着,苏先生谈到了中国古代钢铁技术体系,首先结合考古学背景谈到了我国冶铁技术的起源问题,其中涉及到起源时间、地点以及起源的技术经济背景,然后介绍了钢铁技术的发展脉络,最后苏先生概括说:“中国钢铁技术体系是基于铸铁的铁制品体系,这一点是有别于西方的。”
苏先生的报告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不但使大家对钢铁技术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提出了对研究前景的展望,如早期冶铁技术的起源还存在很多疑问、中国是否存在类似于西方的块炼铁工艺、冶铁与生态的关系等,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并鼓励广大师生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为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此次报告系我校人文学院主办的“研究生高水平讲座”中的一期。近年来,人文学院通过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使得我校师生有机会与各个方向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提高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人文学院的“研究生高水平讲座”还会一如既往的办下去,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更精彩的学术盛宴。
苏荣誉系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86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学习研究中国金属史。曾先后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访问教授;美国史密森学会福布斯访问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教授。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现兼任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科协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史、技术经济史、文化遗产、技术史、金属史、冶金考古学、考古科学、文物保护科学技术。
(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