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药物治病也可致病,带你了解药物性
TUhjnbcbe - 2023/9/7 22:17:00

药物性肝损伤(DILI)也称药物性肝病,简称药物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药物肝可发生于原来就有肝病的患者,也可发生于没有肝病的健康人;可发生在药物超量或长期使用时,由药物直接*性引起,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情况下,因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过敏)反应所致。药物肝发生率近年明显增高,在我国肝病中,仅次于病*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排行第三位,但由于其临床表现较隐匿,常常不被发现。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中西药物及保健品超过种,明确可以引起药物肝的有多种。据统计,西药导致者约占病例数的60%,常见西药先后排序为:抗生素、降血糖药、抗甲亢药、解热镇痛药(用于抗风湿、感冒、头痛等)、抗结核药、镇静药、抗肿瘤药、心血管药等。民间认为中草药(中成药)和保健品*性小的观点其实有误,其引起的肝损伤约占病例数的40%,涉及的中草药达几十种,常见如雷公藤、苦楝子、千里光、苍耳子、麻*、金不换、贯众等,许多中成药含有相关成分。

药物肝患者可有肝病的任何症状。

01

按病程长短

药物肝可分为急性(6个月内消退)及慢性(超过6个月)两类,急性肝损伤占病例数90%以上,其中少数患者发生肝衰竭,危及生命;慢性肝损伤病情一般较轻。

02

按临床表现

可分为肝炎型(ALT≥3ULN,且R≥5),胆汁淤积性(ALP≥2ULN,且R≤2)混合型(ALT≥3ULN,ALP≥2ULN,且2<R<5)三种类型,其中R=(ALT实测值/ALP实测值)。

肝炎型:肝炎型常见,以转氨酶增高为特征,病人乏力、胃口差、上腹胀、恶心、呕吐,随后出现轻度*疸,生化检测结果转氨酶增高(较胆红素)明显,严重病例可呈急性肝衰竭,并发肝昏迷而死亡。

胆汁淤积型:淤胆型以*疸为特征,患者起病时有发热、畏寒、恶心、腹胀、乏力、皮疹等症状,随后出现*疸,并逐步加深、伴皮肤瘙痒、肝痛等症状,生化检测结果胆红素升高(较转氨酶)明显,较少发生肝衰竭。

混合型:混合型较少见,症状介于上两型之间。对药物特异质(过敏)反应的药物肝患者常伴有发热、关节病、皮疹、血酸性细胞升高等症。药物肝确诊需慎重,在综合服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和观察停药效应,排除病*性肝炎和其他肝病后才能作出,对一时未能确诊的疑似病例也要加倍重视,给予积极治疗和追踪观察。

预防是关键,不要随意用药,避免大剂量、长时间用药,减少多药并用;

用药期间需注意不良反应,如感不适或有异常症状、体征,怀疑和用药相关,马上停药,医院就诊。治疗关键是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轻症患者可短期内康复,重症患者需卧床休息,在医师指导下治疗及用药,酌情应用激素和血液透析、人工肝等措施促进药物清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药物治病也可致病,带你了解药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