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医院时,整个人已经是十分的消瘦。
接诊医生询问病情时,他一直重复:肚子痛,吃不下东西,就连喝水都难以下咽。怀疑是食管疾病,张先生进行了内镜检查。结果显示为食管癌,且已经发生了骨转移。
据了解,张先生喜欢钓鱼,但家里的鱼一多,怎么解决就成了难事,于是张先生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和妻子没事就在家腌鱼,于是乎一家三口便加入了吃咸鱼的行列,而这一吃就是6年。
医生解释:“咸鱼在腌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与蛋白质分解的胺类物质反应生成具有强烈致癌性的亚硝胺,它们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从而诱发癌变。”
令人唏嘘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食管癌其实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癌症,每年的发病率逐年递增。
全球食管癌病例一半在中国
据国际著名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发表的一项统计研究表明,在全球的食管癌病例中有一半发生在中国。
数据显示,年,中国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都最多,分别达到23.5万和21.3万,DALYs达到万,几乎占全球负担的半数。
同样,上海市抗癌协会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明确指出国内食管癌高发地区在东南沿海、中原以及西北地区,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及广东的潮汕和客家地区。
中国人到底吃错了什么?
一方水土一方人,善于吃喝的中国人,似乎成了食管癌纠缠的“对象”,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食管癌高发,这可能与我们国人的口味喜好及饮食方式息息相关。
1、吃得太“烫”
中国人爱吃烫食,老人常说“快,趁热吃”。尤其在我国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冬季寒冷,一口热粥、热面、热茶慰藉的归家人的身心。
但人的食管粘膜并不是“耐高温”的铁管,食管粘膜只能耐受40℃—50℃,如果超过65℃,很可能因为过烫,给脆弱的粘膜带来损伤,造成溃烂、发炎,长期反复的刺激,种下癌症的“硕果”。
2、吃得太“咸”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国人都喜欢吃饭时,配上一小碟咸料。北方地区,临近冬季,家家就开始做腌酸菜、腌萝卜、腌白菜等,而南方人则喜欢腌肉类,如腊肠、火腿、咸鱼等。
腌制食品中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与人的胃部结合,产生亚硝胺。亚硝胺含量越大,食管癌风险越高。
3、吃得太“快”
中国人吃饭,那叫一个“有效率”,尤其是北方男人,更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真性情。然而,吃饭太快,食物没有完全咀嚼消化,就被吞入食管,颗粒粗糙的饭菜容易损伤食管黏膜上皮,引发急性炎症。久而久之,增加食管癌风险。
4、吃得太“辣”
要说现在最“火”的食物,非螺蛳粉莫属了。特别是加臭、加辣的,更是受到网友们追捧。辣得过瘾,但也辣得“刺激”。过于辛辣的食物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造成黏膜炎症,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5、吃得太“硬”
很多人喜欢吃粗糙杂粮食物,或者是啃大骨、咀嚼软骨头,但太硬的食物若咀嚼不细致,硬硬的边角块就会划破我们娇嫩的食管粘膜,反复的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就可能导致食管的癌前病变。
食管癌千万别当成这些疾病来治!
如果能够早期发现食管癌,治愈率较高。可惜我国食管癌患者大多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食管癌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不适、轻度烧灼感,而这种这些症状又与胃食管反流、咽喉炎等情况类似,掩盖了食管癌的症状,耽误治疗时机。
1.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者会在每次进餐后身体稍微前屈或在夜间卧床睡觉时出现,一般会伴随有胸骨后烧灼感或者疼痛感。想要区分食管癌,需通过胃镜进行鉴别。
2.咽喉炎
慢性咽炎的咽喉异物感在进食时减轻或消失,进食后又出现,且进食时没有哽咽感;而食管癌则是在吞咽时有异物感并且常伴胸骨后疼痛、烧灼感等。
3.贲门失弛缓症
该病症状和食管癌差不多,诊断主要依靠症状、食管钡餐、胃镜和食管测压。
食管是一个非常“隐匿”的器官,且癌变刚开始生长的时候是从黏膜底层开始长的,不容易被发现,通过常规体检,并不能看出有什么异样。不过想要发现它,并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检测,通过胃镜检查,就能及时发现。
如果您有经常吃很辣的食物、喜欢吃刚出锅的烫食、爱喝酒、吸烟、爱吃咸的食物等情况,或是有食管癌家族史,又或是已经年满40岁以上,建议还是尽早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及定期进行检查。
参考资料:
[1]《全球一半食管癌发生在中国,娇嫩的食管是怎么被“弄坏”的?》.生命时报.-12-21
[2]《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国,我们到底吃错了什么?》.健康时报.-04-29
[3]《到底多烫的食物会导致食管癌?请收好这份食管癌筛查和预防攻略!》.BTV养生堂.-04-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