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伏天用三伏贴,ldquo冬病夏治
TUhjnbcbe - 2022/7/5 16:22:00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什么是冬病夏治?

仲夏时节,气候炎热,又到了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

何为冬病?说法有二,一则为伤于冬或冬天易于发作的病;一则为伤于寒,遇寒加重得暖则舒的病。

广义的冬病即凡是伤于寒的病都可以称之为冬病。那么狭义的常见冬病都有哪些呢?临床上,我们把阳虚寒盛导致的疾病都归为此类。

何为夏治?一为治疗时间于夏天最佳;一为利用性味辛温的药物内服或辛温发散之外治法。

所谓冬病夏治,意即借夏天阳气隆盛之势,辅以“寒者热之”之治疗方法,驱使寒邪外出,达到疗愈各种冬病的目的。

对于身无疾患的人群而言,在盛夏时节,若能顺势而为,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亦不失为盛夏养长(Zhǎng)的时宜方法。

要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助力全民健康,这个夏天,三伏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三伏天时间

初伏:年7月16日—年7月25日

中伏:年7月26日—年8月14日

末伏:年8月15日—年8月24日

三伏贴时间

伏前预热贴

时间:年7月1日-年7月15日

初伏贴

时间:年7月16日-年7月25日

中伏贴

时间:年7月26日-年8月14日

末伏贴

时间:年8月15日-年8月24日

伏后加强贴

时间:年8月25日-年9月1日

适应症

1、呼吸系统:哮喘、咳嗽及变异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咽炎、反复肺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

2、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各种腹泻、脾胃虚寒、厌食症。

3、妇科病:宫寒、妇科炎症、痛经、经期或者经前小腹疼痛经行量少、色暗有血块,四肢不温,面色晦暗。

4、免疫力下降:反复感冒,扁桃体反复肿大,病程长。体质虚弱易出汗身体瘦弱,食欲不振,身体瘦小。

5、其它疾患:遗尿症、体质调理、老胃病、增长身高、预防保健等。

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均可贴敷

注意事项

1、有人会有刺痒的感觉,这是药物渗透皮肤后的一种正常反应;

2、还有人出现红、肿、热、痛、疱疹,这是药物被人体吸收,穴位敏感造成的;

3、皮肤起泡,反应强烈的病人往往效果更好;

4、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不宜贴敷;

5、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不宜贴敷;

6、对药物过敏、皮肤有疱、疖及皮肤有破损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及瘢痕体质者不宜贴敷;

7、疾病发作期患者不宜贴敷(如急性咽喉炎、发烧、*痰、咯血等);

8、孕妇及月经期间不宜贴敷;

9、2岁以下孩子皮肤过于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不宜贴敷.

有意向的家人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现在预约,优惠多多,

详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伏天用三伏贴,ldquo冬病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