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病有很多,如颈椎病、咽喉炎、静脉曲张……;如遇事爱较真、爱絮叨、与人说话总是透着师者的口吻……;如焦虑、急躁、神经衰弱、抑郁症……
这里要说的是“急躁”,也就是没有耐心。
爱急躁,也许是一个人天生的性格,但是对于教师群体而言,确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爱急躁的毛病,不是表现教师对待学生上,而是突出地表现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
也就是说,教师的这种急躁的毛病是有选择性地爆发的,这和天生的急性子是不同的。因为它因教师的职业而产生的。
不止一位教师朋友说过这样的话:学生问问题都能够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可是一会到家里,孩子问问题的时候,却总是把孩子吵一顿,然后让他自己去思考。不知为什么,孩子一问这问那的,心里就特别烦。弄得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渐渐地学习上有不会的,也问了,弄得感觉自己又对不起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此也深有体会。为什么在学校里和在家里,对待学生和对待自己孩子问题的态度,会截然不同呢?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反思,为什么,不同的地点,面对不同的人,我的态度会有那么大的反差?生活中我也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啊?
静下心来想想,因为整天面对学生,精神和身体上都已经疲惫不堪,到家里就想着自己要休息休息,身心迫切需要的也是休息。
而这时孩子若是来烦你,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排斥感,因为孩子耽误或是捣乱了你的休息。所以对孩子就没有了耐心,虽然有时明明知道,孩子就是要问不会的题,虽然有时心里想一定要耐下心去教孩子,但却总是难以控制好自己,一旦和孩子见面,说不了多少,就又开始急躁了。
教师对孩子的急躁,甚至有时无来由地发脾气,让孩子白白地受了一些委屈,事情过后,教师往往是很后悔,但是到了下一次,还是免不了要发脾气。
唉!孩子,如果你的爸或妈,是教师,真的是委屈你了,如果爸妈都是教师,孩子你真的很坚强!
前天,在某条上看了一篇文章,名字是《一个教师,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爱生如子》,写非常切合实际,看后感觉话都说到了人的心坎里了,所以它被推荐,被评为“青云奖”。
昨天和一位教师朋友聊天,她说:“我总觉得千教万教都不如把自己孩子教好。孩子本来是张白纸,可是被我这个急躁妈妈给涂抹坏啦。”
我说:“是啊,一个教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是真的很失败。其实是不懂教育的一种表现。知道了自己错在哪里,总比不知道要好。有道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以后尽量对孩子多一分耐心,面对孩子的时候,多在心里提醒自己。不能总是伤了孩子之后再后悔,若如此往复,那才是真正的失败。”
教师,学生要用心教,但自己的孩子更要用心对待,因为只有孩子才是属于你的,你也同样是属于孩子的。